洪颖
职业:推理作家
年龄:24岁
星座:天蝎座
主要经历
材料专业的学生不仅能转行做CS,还可以当个推理小说作家,他被同学称为“厉害兮兮的斜杠青年!”热门推理小说《钟塔杀人事件》新书分享会日前在深圳壹方城覔书店举办,作者“青稞”是近年来推理小说圈小有名气的“烧脑”写作好手,首次投稿便入围第五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决选、短篇《推理作家的逆袭》最终获得了第三届华文推理大奖赛的二等奖、新书《钟塔杀人事件》豆瓣评分8.2。
热门推理小说《钟塔杀人事件》新书分享会日前在深圳壹方城覔书店举办,作者“青稞”近年来成为推理小说圈小有名气的“烧脑”写作好手。他首次投稿便入围第五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决选、短篇《推理作家的逆袭》最终获得了第三届华文推理大奖赛的二等奖。这次受热捧的新书《钟塔杀人事件》,豆瓣评分达8 .2。
推理写作功底了得,其实“青稞”是一枚纯正理科男,真名洪颖,为南方科技大学2016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在读研究生。
爱好阅读 语文高考成绩一般般
洪颖从小喜欢读书,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也因此常被老师表扬。可是语文成绩并不突出,“比如高考语文150分的卷子,我得了120分,而且还是发挥比较好的,平时也就110分左右。”他一直将写作当作兴趣爱好,初二时接触到了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成了心中的英雄,也成为他创作侦探小说的启蒙。
在网上键入“青稞”“推理”相关的字眼,会发现这位1994年出生的男孩多年混迹于各种贴吧、豆瓣、知乎的痕迹。在他眼中,推理小说迷是一个特别有趣的群体,他们都有点宅、喜欢二次元,乐于埋头研究,遇到喜欢的作家和作品会互相推荐。在他们的鼓励下,洪颖尝试着在贴吧连载了自己的小说,“没想到很多人都喜欢,还积极跟我互动,这样的反馈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继续坚持下去。”
洪颖首次尝试写推理小说是在大二时,写了一万多字,进展顺利,三四天就完成了,写作过程简单又快乐。随后,洪颖带着这篇小说《推理作家的逆袭》入围了第五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决选以及获得第三届华文推理大奖赛的二等奖。经过时间的沉淀,他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当初也曾有人对他的作品发表了尖锐批评,后来慢慢的变成志同道合的文友。通过贴吧里其他作家的推荐,洪颖的网络作品《浮岛幻想》在杂志上发表。
理工男重逻辑性 写推理小说有优势
“理工男”给人的印象是木讷呆板、笨嘴拙舌、和文艺青年不搭界,怎么就变成了专业写作者?洪颖这一逆袭在他看来也是顺理成章,理工男在写作中至少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逻辑演绎法,这和他常常做题有关;其二则是想象力比较丰富,能够想出比较华丽的谜面和操作比较复杂的谜底。
相较于其他文学作品,推理小说注重强大的逻辑思维与想象空间,这也是理工男擅长的。福尔摩斯的缔造者———阿瑟·柯南·道尔,年轻时曾是一名医生;东野圭吾作为推理界的重量级作家,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之后在汽车零件供应商日本电装担任生产技术工程师。可以说,相当一部分推理小说作家都有理工科知识背景。
推理小说写作有套路,故事结构相对来较简单,中学生也可以上手。洪颖将之简单分为两类:本格派与社会派。本格派注重逻辑推理,社会派则更注重反映现实,如东野圭吾的作品。两者间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社会派在推理过程中,会加入丰富的故事情节来反映人性的复杂,而本格推理更注重推理本身的过程和趣味。
洪颖说自己属于第一种,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人生历练,还无法将人性复杂之处描写深刻,所以更着重侦探解谜的过程。比如他创作的《钟塔杀人事件》,就偏向于传统解谜的本格派类型,“先出个谜题,把这个谜题用故事包装起来,最后你在故事的结尾把谜底揭晓。一旦把结构搭建好了,就可以直接写了,中间不需要铺陈设置那些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
校园中的种种都能成为他的小说灵感
洪颖在研究生期间跟随课题组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以及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等多个重大专项的研究,目前已拿到香港城市大学的博士offer。
他身处校园,在宿舍里、课堂上,甚至是做实验的过程中,看似与文学毫不相干的材料与工程专业,都能成为他小说的灵感。去食堂买饭,有人习惯自己先拿餐具再去排队,有人会先去排队然后再让同学帮忙拿餐具。这些细节都会成为他的解谜素材。一次暑期去美国交流,当地教堂高耸的哥特式建筑、五彩的玻璃和精美的壁画带给他无穷的想象。受此感染,他写下了岛田庄司推理小说赏决选入围作品《巴别塔之梦》。
在洪颖看来,理工科和文学之间并不是特别割裂的状态,二者能互相借鉴,像推理小说中最常见的“冰变水”凶器消失的桥段,就是运用到物理的物态变化现象。在他的短篇小说《推理作家的逆袭》里就曾运用到了一个比较偏的理科知识点。
理工男的学生身份也对他笔下的故事环境、文化背景、人物形象等方面的设置产生了影响。在本科开始写作时,他构思的故事大多以校园为背景,研究生期间来到南方科技大学,笔下的人物故事开始有南方地域的特色了,包括文字中带有一些粤语的元素,包括警察的形象,也会受到一些传统的香港电视剧的风格影响。
每天写作1小时 新书豆瓣评分8 .2
大量阅读成为他写推理小说的另一股强大动力,“游刃有余是因为厚积薄发。”在两年时间内,洪颖平均两天读一本,共读了300多本推理小说。“不是每一个读者都想成为作者。但有时候读到一个作品,发现自己有和作者不同的解答,就想着是不是可以写下来?”于是,他开始尝试自己写小说。
深圳年轻而有活力,洪颖笑着说,自己的写作速度多少也受到了这种氛围的影响。“做科研还是比较枯燥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我是比较宅的人,喜欢待在学校,找图书馆或者安静的地方看看书,写写小说。”学校的课业和学习紧张而充实,经常晚上10点多钟才结束研究工作返回住所,写小说对他而言更是一种放松。
许多人晚上思维更活跃,他也如此,睡前写一两个小时,凌晨1点左右睡觉,每晚产出一两千字,一周写五天。以这样的节奏,洪颖写了3个月,成就了13万字、豆瓣评分8.2的作品《钟塔杀人事件》。
如何从推理小说爱好者转为有作品出版的作者?洪颖的建议是,先获奖再出书,积极参与比赛过程以及坚持给杂志投稿,“编辑刊登了你的作品,并且给出修改意见,不仅有稿费,还会因此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当你开始尝试写长篇推理小说时,杂志社的编辑也许就能帮你介绍出版社,这是一个有效的作品出版路径。”
为什么笔名叫“青稞”?洪颖说,青稞是一种种植在青藏高原上的禾谷类植物,坚韧不拔,适应能力极强,同时还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谐音。他也想对和自己一样对文学感兴趣的理工科同学说,不要局限自己的思维。“我们要学会追随本心,做自己想做的事。理工科的学生也同样能够在人文社科的领域里绽放光彩。”
牛人的日常
8:30-9:00
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
9:00-11:30
去实验室,查看文献资料,或者做一些实验
11:30-12:30
吃午餐,和朋友聊聊天
12:30-14:00
中午午休
14:00-17:30
继续做实验
17:30-18:30
吃晚餐,饭后在学校里散散步
18:30-22:00
晚上继续做实验
22:00-23:00
回宿舍休息放松一下,上网或者和朋友网上聊聊天,洗澡
23:00-1:00
写作或者看看书
1:00-8:30
睡觉休息
转载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