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临神下:网络文学的文学性——“纯文学”资源与网络化写作

2018年5月23日下午3点,著名网络作家冰临神下受邀来到北京大学,以“网络文学的文学性”为主题开展讲座,从 “纯文学”资源与网络化写作两个方面,就自己的文学创作心得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后陈新榜作为对谈人参与讲座。

讲座开始,主持人邵燕君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主讲人冰临神下(下文简称冰大),即网络作家中最具有“纯文学”根底与倾向的一位。同时,邵老师指出,中文系的出身的冰大在进入网络文学的脉络携带有纯文学的基因,与网络文学相对草根但更具有“网络基因”的脉络对照、碰撞,让我们对网络文学的“文学性”有了新的思考。


主持人邵燕君老师介绍冰临神下

冰大首先对读者关于写作的两个问题进行了回应。一是该不该写?冰大认为,假如心中存在这样的疑惑,那么就不应该进行写作。二是该怎么写?冰大指出,写作首先需要保持与文学的长久接触。从具体实践角度,冰大则建议大家从比喻开始学习,通过寻找不相关事物的相关性完成技巧方面的训练。同时冰大强调,写作与训练有很大的不同,技巧从来不是写作的核心。


作家冰临神下

之后,冰大从自己的具体创作经历谈起,同大家分享写作心得。


在中文系教育的影响下,冰大最早曾在起点中文网有过三四次炫技性质的创作尝试,但都成绩惨淡。此后,冰大开始主动模仿网络小说,写下了《落榜神仙》,但这种单纯的模仿也并没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冰大最终选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内心的真正想法,《死人经》应运而生。该书的创作源自冰大对“恶”的思考——世界是恶的,所以得到任何善的、美好的东西应该被更加珍惜。冰大认为,写作需要迎合读者,但唯一的迎合方式就是表达真实的自我。写作的失败往往源自对自己的掩饰,人总是害怕暴露真实的自己,而写作的第一步就是突破这种恐惧。《死人经》就商业层面而言或许不很成功,但却让冰大感受到了读者对自己的认可,这也成为了他继续创作小说的重要动力。


小说《拔魔》的创作则出自冰大对一般修仙文逻辑的质疑。冰大认为,在等级清晰的世界中,隐藏实力和越级挑战并不合理,《拔魔》便是从这一点出发,试图构建出一个相对严谨的修仙逻辑。但小说最终却不得不走向崩溃——逻辑推论是纯粹理性的,可这恰恰与推论的起点“修仙”相悖。《拔魔》同样并没有取得很好的商业成绩,这次创作让冰大明白,创作在表达真实自我同时也需要被束缚,这种束缚可以被理解为技巧。网络文学中有很多的写作技巧,这种技巧往往能够吸引读者,对修仙小说而言,这些逻辑矛盾的设定恰恰能够很好的推动剧情发展,同时满足读者的需求。


冰大之后创作的《孺子帝》则选择以现实为起点进行推论,得到了符合自己理解的“事实”。《孺子帝》的灵感来自于《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万历皇帝徒步去天坛祈雨的情节——皇帝的疲惫证明了皇帝也只是一介凡人,其身份所附加的很多内容是个人无法承受的。小说由名实关系出发,指出皇帝的权力则并不来自与生俱来的名号,而需要不断的重新获取。


于此,大家短暂地转入小说写作方法的问题。冰大的创作往往先构思好几个重点场景,再以场景为目的确定故事发展的大方向。《孺子帝》中最早构思的场景是将军房大业射箭退敌,这一场景源自于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古代文学一直是冰大文学创作的重要文学资源。


对于最新完结的小说《大明妖孽》,冰大觉得并不满意。他说,自己是在小说写完之后,才更明确地明白小说的主题应该是什么,但网络文学的连载方式,使他没有机会重头再写了。不过对于这部作品,邵燕君老师、陈新榜博士和论坛男频主编吉云飞同学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小说借用科幻的设定,把现代性焦虑插入了以明朝被背景的历史小说,深入地展现了后发文明地区的人在欲望诱惑和灭亡恐惧下的心理状态。男主胡桂扬形象的塑造尤其精彩,这个人心态上“佛系”,又有强大的行动力,将当下中国人某种“拒绝一切成功体系但又无路可走”的精神状态落实到一个个性独特的人物形象上,是一种很值得称道的文学成功。


北大网文论坛男频主编吉云飞

冰大发言结束,讲座进入提问环节。同学们从人物形象塑造、网络更文模式、小说创作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提问,冰大一一作出了详细的回答。其中,冰大强调作者创作与读者阅读间有时会存在有巨大的偏差,这种偏差的反馈对作者而言极为重要,也是他希望在今后写作中能够尽量改进的一点。


粉丝献花


同学们提问交流

提问之后,讲座进入对谈环节。


冰大和陈新榜老师就“中文系对写作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对话。冰大表示,中文系培养的是学者而非作家,这种教育影响到了他小说创作中对架构、推导的重视。同时,中文系的学习经历对他的阅读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谈人陈新榜老师

冰大受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较大,他爱读“奇怪的书”,这种“奇怪”多体现在写作技巧上。他偏爱外国文学,尤其喜欢略萨、马尔克斯的作品,他的创作态度是“在现实主义之中进行写作手法的新尝试,但非纯粹的写法上的。”中国作家中,冰大尤其喜欢鲁迅,鲁迅对他的影响更多是在“理性”的层面,冰大创作中所热衷的“推论”正是来源于此。


谈及未来的创作,冰大表示期望能够通过读者的阅读反馈调整自己的写作状态,且接下来他仍将继续表达个人的真实想法。最后,冰大送给在场大家一枚福利,他预告下一部作品将从乱世谋臣的角度深入挖掘人类的信息困境。


冰大最后道,自己的创作经历尤其是失败教训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价值:写作初期,大家常常会沉溺与技巧的训练,但只有跳出技巧,突破自我的障碍,才能真正进入到写作中来,但这也并不一定能成功。写作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偶然性,却也有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恰恰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关键所在。


邵老师在总结中表示,冰大的讲座向大家介绍了一条进入网络文学的学院派脉络,这条脉络与网络文学中原生脉络碰撞所提供的空间,为理解网络文学的文学性带来了新的可能。同时,冰大作为一位优秀的作家,也从创作谈的角度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邵燕君老师向冰临神下赠送论坛研究成果


冰临神下与大家合影留念

最后,邵老师代表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向冰大赠送论坛编选的年选《2017中国网络小说(男频卷/女频卷)》(漓江出版社)。《大明妖孽》将入2018年年选,目前预计将居男频卷榜首。此前,在刚刚结束的杭州网络文学周上,《孺子帝》新登中国作协主办的2017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已完结作品)榜首。
(内容来源网络,侵删)

* 文章仅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橙瓜网立场。

热文推荐

冰临神下:网络文学的文学性——“纯文学”资源与网络化写作

2018年5月23日下午3点,著名网络作家冰临神下受邀来到北京大学,以“网络文学的文学性”为主题开展讲座,从 “纯文学”资源与网络化写作两个方面,就自己的文学创作心得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后陈新榜作为对谈人参与讲座。

讲座开始,主持人邵燕君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主讲人冰临神下(下文简称冰大),即网络作家中最具有“纯文学”根底与倾向的一位。同时,邵老师指出,中文系的出身的冰大在进入网络文学的脉络携带有纯文学的基因,与网络文学相对草根但更具有“网络基因”的脉络对照、碰撞,让我们对网络文学的“文学性”有了新的思考。


主持人邵燕君老师介绍冰临神下

冰大首先对读者关于写作的两个问题进行了回应。一是该不该写?冰大认为,假如心中存在这样的疑惑,那么就不应该进行写作。二是该怎么写?冰大指出,写作首先需要保持与文学的长久接触。从具体实践角度,冰大则建议大家从比喻开始学习,通过寻找不相关事物的相关性完成技巧方面的训练。同时冰大强调,写作与训练有很大的不同,技巧从来不是写作的核心。


作家冰临神下

之后,冰大从自己的具体创作经历谈起,同大家分享写作心得。


在中文系教育的影响下,冰大最早曾在起点中文网有过三四次炫技性质的创作尝试,但都成绩惨淡。此后,冰大开始主动模仿网络小说,写下了《落榜神仙》,但这种单纯的模仿也并没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冰大最终选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内心的真正想法,《死人经》应运而生。该书的创作源自冰大对“恶”的思考——世界是恶的,所以得到任何善的、美好的东西应该被更加珍惜。冰大认为,写作需要迎合读者,但唯一的迎合方式就是表达真实的自我。写作的失败往往源自对自己的掩饰,人总是害怕暴露真实的自己,而写作的第一步就是突破这种恐惧。《死人经》就商业层面而言或许不很成功,但却让冰大感受到了读者对自己的认可,这也成为了他继续创作小说的重要动力。


小说《拔魔》的创作则出自冰大对一般修仙文逻辑的质疑。冰大认为,在等级清晰的世界中,隐藏实力和越级挑战并不合理,《拔魔》便是从这一点出发,试图构建出一个相对严谨的修仙逻辑。但小说最终却不得不走向崩溃——逻辑推论是纯粹理性的,可这恰恰与推论的起点“修仙”相悖。《拔魔》同样并没有取得很好的商业成绩,这次创作让冰大明白,创作在表达真实自我同时也需要被束缚,这种束缚可以被理解为技巧。网络文学中有很多的写作技巧,这种技巧往往能够吸引读者,对修仙小说而言,这些逻辑矛盾的设定恰恰能够很好的推动剧情发展,同时满足读者的需求。


冰大之后创作的《孺子帝》则选择以现实为起点进行推论,得到了符合自己理解的“事实”。《孺子帝》的灵感来自于《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万历皇帝徒步去天坛祈雨的情节——皇帝的疲惫证明了皇帝也只是一介凡人,其身份所附加的很多内容是个人无法承受的。小说由名实关系出发,指出皇帝的权力则并不来自与生俱来的名号,而需要不断的重新获取。


于此,大家短暂地转入小说写作方法的问题。冰大的创作往往先构思好几个重点场景,再以场景为目的确定故事发展的大方向。《孺子帝》中最早构思的场景是将军房大业射箭退敌,这一场景源自于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古代文学一直是冰大文学创作的重要文学资源。


对于最新完结的小说《大明妖孽》,冰大觉得并不满意。他说,自己是在小说写完之后,才更明确地明白小说的主题应该是什么,但网络文学的连载方式,使他没有机会重头再写了。不过对于这部作品,邵燕君老师、陈新榜博士和论坛男频主编吉云飞同学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小说借用科幻的设定,把现代性焦虑插入了以明朝被背景的历史小说,深入地展现了后发文明地区的人在欲望诱惑和灭亡恐惧下的心理状态。男主胡桂扬形象的塑造尤其精彩,这个人心态上“佛系”,又有强大的行动力,将当下中国人某种“拒绝一切成功体系但又无路可走”的精神状态落实到一个个性独特的人物形象上,是一种很值得称道的文学成功。


北大网文论坛男频主编吉云飞

冰大发言结束,讲座进入提问环节。同学们从人物形象塑造、网络更文模式、小说创作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提问,冰大一一作出了详细的回答。其中,冰大强调作者创作与读者阅读间有时会存在有巨大的偏差,这种偏差的反馈对作者而言极为重要,也是他希望在今后写作中能够尽量改进的一点。


粉丝献花


同学们提问交流

提问之后,讲座进入对谈环节。


冰大和陈新榜老师就“中文系对写作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对话。冰大表示,中文系培养的是学者而非作家,这种教育影响到了他小说创作中对架构、推导的重视。同时,中文系的学习经历对他的阅读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谈人陈新榜老师

冰大受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较大,他爱读“奇怪的书”,这种“奇怪”多体现在写作技巧上。他偏爱外国文学,尤其喜欢略萨、马尔克斯的作品,他的创作态度是“在现实主义之中进行写作手法的新尝试,但非纯粹的写法上的。”中国作家中,冰大尤其喜欢鲁迅,鲁迅对他的影响更多是在“理性”的层面,冰大创作中所热衷的“推论”正是来源于此。


谈及未来的创作,冰大表示期望能够通过读者的阅读反馈调整自己的写作状态,且接下来他仍将继续表达个人的真实想法。最后,冰大送给在场大家一枚福利,他预告下一部作品将从乱世谋臣的角度深入挖掘人类的信息困境。


冰大最后道,自己的创作经历尤其是失败教训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价值:写作初期,大家常常会沉溺与技巧的训练,但只有跳出技巧,突破自我的障碍,才能真正进入到写作中来,但这也并不一定能成功。写作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偶然性,却也有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恰恰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关键所在。


邵老师在总结中表示,冰大的讲座向大家介绍了一条进入网络文学的学院派脉络,这条脉络与网络文学中原生脉络碰撞所提供的空间,为理解网络文学的文学性带来了新的可能。同时,冰大作为一位优秀的作家,也从创作谈的角度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邵燕君老师向冰临神下赠送论坛研究成果


冰临神下与大家合影留念

最后,邵老师代表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向冰大赠送论坛编选的年选《2017中国网络小说(男频卷/女频卷)》(漓江出版社)。《大明妖孽》将入2018年年选,目前预计将居男频卷榜首。此前,在刚刚结束的杭州网络文学周上,《孺子帝》新登中国作协主办的2017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已完结作品)榜首。
(内容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热门标签
作者访谈 写作感想 作者视频 作品视频 爆笑视频 业内资讯 网站视频 写作技巧 大神访谈 名家访谈 橙瓜专访 业内招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