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知识科普# 经常看到看到很多人在问一些网文圈的基础知识,决定给大家做一些简单的科普,以我多年的看书经历,以及对网文的认识了解,有些讲得不全面、不正确的地方,欢迎资深大佬们指正补充。
下面是我大致列的一些问题,有想了解更多其他的知识,可以在网文圈我发的帖子的评论里提出来,后面一一给大家解答。
这篇科普文章会持续更新。
1.什么是均订?
2.什么是首订?
3.什么是总订?
4.什么是收订比?
5.什么是高订?
6.什么是追订?
7.什么是新增订阅
8.什么是日销?
9.什么是签约?
10.什么是日收、月收?
11.什么是主站,什么是渠道?
12.什么是分成,什么是保底?哪个好?
13.版权包括哪些方面?
14.什么是黄金三章?重要吗?
15.什么是凡人流?
16.什么是无限流?
17.什么是洪荒流?
18.什么是灵气复苏流?
19.什么是赘婿流?
20.什么是战神流?
21.什么是稳健流?
1.什么是均订?
“均订”就是平均订阅的意思,一本书的均订,是指所有VIP章节的平均订阅人数。它是“总订”除以VIP章节数,得出来的一个数字。对于一本完本的书,均订代表的是一本书实实在在的订阅人数。是反映一本书的成绩最直观,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据说《斗破苍穹》的全网均订至少在300万以上。在起点中文网单个平台上,《诡秘之主》均订已达到10万。
2.什么是总订?
“总订”就是总订阅数的意思,一本书的总订,是指所有VIP章节的订阅次数的总和,它与均订共同反映着一本书的订阅成绩。如果一本书章节的字数固定,那么就能计算出这本书的总订来,可以算出销售额是多少。当然,这个是理想状态,每个章节字数基本都不相同,且每章花费还受账号等级的影响,算出来的只是一个大概数字。
3.什么是首订?
“首订”是指第一个VIP章节发布后,在24小时内的订阅次数。首订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出一本书的实际成绩,它反映的是在上架初期的作品成绩热度,可以大致看出这部作品上架初期的忠实读者数量,是底蕴的一种体现。
通常首订高的小说,最终成绩都不会差。首订低的小说,也不一定就成绩不好。比如《全球高武》的首订只有5600,当然这个相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作者来说,已经很高了,但毕竟没破万,却依然长期霸占起点畅销榜,而现在据老鹰透露均订已经到了5.5万。
据说“首订”成绩还会影响到后期获得推荐的情况,不过并没有看到官方说明。橙瓜数据网每周会出一次起点上架新书的首订榜单,是根据一定的算法大致推算的,通常与实际首订出入不大,是大家了解不同作品首订的一个很好的数据工具。
2020年,起点首订第一的书是老鹰吃小鸡的《万族之劫》,1.59万,2019年上架的言归正传的《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首订是2.77万,2018年忘语的《凡人修仙之仙界篇》首订达到了2.88万。
4.什么是收订比?
“收订比”概念跟“首订”有关。主要是指上架入V时,一本小说的收藏人数,与首订数之比。这个数字能够衡量一本小说上架时的正版订阅人数占比,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本小说初期的销售潜力,有点类似于广告的“转化率”的概念。
通常,销售潜力大的书,收订比就偏小,收藏水分大或者销售潜力低的书,收订比就大。根据橙瓜数据网长期的记录数据来看,能够长期上畅销榜的书,收订比一般在10到30之间。订阅读者比例高,忠实粉丝、铁杆多的书收订比大多在十几的水平,有些甚至能进个位数。最近上架且势头凶猛的《万族之劫》收订比是14.6。
5.什么是高订?
“高订”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概念,就是VIP章节被订阅次数最多的那一章的订阅数。绝大多数情况下,“高订”就是第一个VIP章节的订阅次数。当然,有些读者喜欢跳着章节订,而不是从第一个VIP章开始订,出现其他章节订阅次数更高的情况,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6.什么是追订?
“追订”有点类似于“首订”的概念,只不过它表示的是在连载过程中,最新发布的VIP章节,在24小时内的订阅人数。可以这么说,上架第一天的“追订”就是“首订”。
追订数可以反映出持续跟读的读者数量。追订上涨,说明小说越来越受欢迎,销售潜力就越大,是作者衡量自己小说剧情发展写得好不好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如果写崩了,读者不再继续订阅了,追订就会立即下降,是作品成绩在数据上反应最迅速的一个指标。
据说起点追订数最高的小说是《诡秘之主》,爱潜水的乌贼曾透露,追订巅峰时达到了6.3万,这个应该是打破了起点的追订纪录。
7.什么是新增订阅
通常说的新增就是指“每日新增订阅”,这个数据在起点作者后台是直接显示的,包括均订,高订,总订都是直接有数据显示出来的。这个概念就是表示昨天一整天,一本小说的所有VIP章节被订阅的总次数。
每日新增订阅越高,则表示当日销售越高。一本书的每日新增订阅,跟这本书的均订、追订、VIP章节数、当日更新章节数、新增收藏数等都有关。举个例子:如果一本书有1000个VIP章节,如果均订是100,追订也是100,当日更新一章,那当日的新增订阅就是100;如果当日新来一个读者,全订整本书,那单这一个读者,就贡献了1001个新增订阅,当日新增订阅就是1101。
所以有一个普遍的说法就是,等书的字数起来后,销售排名就会变好一点。就是因为字数多了后,VIP章节也多了,收藏增加了,订阅人数也增加,那新增订阅就也增加了,相应的销售自然就多了。
上面讲到的1到7点,除了收订比要算一下,其他六个数据,在作者的后台都是可以看到的,这也是一些基本的概念。知道这些,也就能看出作品的数据成绩,也能大致估算其他作品的数据成绩,做一定的比较。
8.什么是日销?
“日销”就是一日的销售额,通常指过去24小时的销售额,或者说是昨日的销售额,不同网站统计时间规则可能略有不同。
广义的日销包括打赏等消费金额,比如起点的24小时热销榜,就是这种。狭义的日销就单纯指订阅消费的金额。
不计算来自打赏等方面的贡献,日销就只跟日新增订阅有关。日销和日新增订阅,两者可以说是等同的,只不过一个用章节订阅数来表示,一个是用钱来表示,中间存在一个换算的关系。
通常情况,新增订阅多,日销就高。如果两本书做详细对比的话,就可能有些出入。因为每本书的章节字数都各有不同,有1000字一章的,2000字一章的,3000字一章的,也有6000字一章的,1万字一章的等等,根据各个作者喜好而不同。订阅消费金额大多是按千字5分计算的,所以1000字一章跟3000字一章的消费金额就有三倍之差。
直观地讲就是,相同追订情况下,每日更新字数越多,日销就越高。比如《诡秘之主》与《全球高武》两者都在连载的时期。《诡秘之主》均订比《全球高武》要高好几万,但日销却没有《全球高武》多。因为《诡秘之主》每日更新就两章,共6000字,《全球高武》通常每日更新字数是18000字,后者字数是前者字数的3倍。
9.什么是签约?
签约就是与网站签订合同,通常是作者与网站签约,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是以公司或者工作室的名义签约。签约之后,才能从网站获得收益。
签约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内签,就是在发书前直接向编辑投稿,审核通过之后再签约,签约之后再发书。有不少网站只有这样一种签约方式。
第二种是站内短信签。这种是先发书,等网站编辑看过之后,审核完觉得满意,通过站内短信通知联系签约。
两种签约方式,在审核上基本没什么差别。第一种签约速度会相对快一点,一般会要求看几章正文加大纲描述。第二种签约,起点是大多在发书3万字左右收到站内短信。有些快的,不到一万字就收到站短了,也有到几十万字才签约的,这种情况比较少,算特例。比如当初《凡人修仙传》是到40多万字时才签约的。
签约的合同,每家网站都各不相同,约定的条款内容,主要是规定双方的权利,以及责任义务,其中关键的就是版权的归属与期限,以及福利等。
合同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保底、分成、买断三类。后面会详细讲解什么是保底、分成、买断。
另外多讲几点。签约是跟网站签约,在这之前,最好先要知道自己的小说是什么类型的,因为不同网站对收稿的题材类型需求都不同,有各自的偏向,读者群体也不一样。
对各个网站做一些基本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小说的特点,去找网站投稿或者发书。每个网站都有各自的福利制度介绍,这个很关键,可以仔细对比一下。
目前行业里的网站少说也有几十家,不知道去找哪些网站的话,可以看看橙瓜网上整理的信誉网站,里面有目前主流网站的介绍和投稿信息。
10.什么是日收、月收?
“日收”就是一天的收入,那么月收自然就是一个月的收入。部分网站作者后台,有这个数据。对于自己的作品,这个数据一看就知道。不过,要想知道别人的数据,除了人家自己爆料以外,只能进行大致的估算。此外,当日收或者月收数据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也能做个大致的判断。
11.什么是主站,什么是渠道?
“主站”字面意思就是主要网站,在以前,没有阅读App,一本小说主要就在一个网站连载,也就是签约的网站。后来,中国移动阅读基地出现了,当时是作为一个阅读渠道的,被叫做“无线渠道”。作为渠道,它自身是不签约作者的。在移动阅读基地之后,又出现了掌阅、QQ阅读、书旗、追书神器、多看阅读等渠道。随着行业的发展,这些渠道也开始做原创网站,签约作者了,有了一定的主站角色。
如今,一本小说连载的网站通常不局限在一个网站,除了签约网站以外,还会上很多其他的网站,以及阅读App。相对于签约网站,其他网站和阅读App都可以算渠道。
对于大站,通常会有自有渠道、外部渠道(也叫第三方渠道)之分。例如起点中文网,如果签约在起点,那么起点中文网就是主站,起点读书App就是自有渠道,QQ阅读、手机QQ阅读(现在叫PUPU读书)、QQ浏览器、微信读书、腾讯视频等是腾讯集团渠道,多看阅读、百度小说、宜搜小说、搜狗阅读等就是外部渠道。
不同的渠道,分成比例有所不同。通常主站和自有渠道分成比例最高,就是按照签订的合同的分成比例来计算。集团渠道的收入,先是集团渠道和主站分,主站再和作者分。外部渠道也是一样,外部渠道先和主站分,主站再和作者分。作者与外部渠道最终的分成比例通常是最低的。
一本小说上不上渠道,上哪些渠道,什么时候上渠道,一般是签约网站决定的。通常积累到一定字数后就会上渠道,在渠道上推广时,一般字数多比字数少更有优势。现在也有不少在发书时就同步在多个渠道连载的情况,这通常是大神才有的待遇。比如天蚕土豆的《元尊》,第一天首发时,同步连载的网站就多达十几个,据说现在已经有近30个渠道在同步连载。
12.什么是分成、保底、买断?
分成:指作者与网站,按一定比例分配订阅收入、版权收入等。目前绝大部分网站与作者的分成合同,基本都是全版权分成。就是除了电子订阅收入以外,所有其他版权的收入也一样进行分成。
具体分成比例由作者与网站约定,大部分作者的分成比例都是一样的,少数顶尖作家分成比例会有所不同,这个看个人与网站的议价能力,这是大神才有的待遇。少数网站将分成合约大致划分为几级,比如起点,有A级签约,长约,大神约,白金约等。
分成是目前最为普遍的一种签约模式,收入跟书的成绩息息相关,书火了,收入自然就高。并且,不管书是在连载还是完本了,只要有订阅,就会有收入。卖出版权了,也会有收入。
买断:一般指全版权买断,也有部分是指买断电子订阅版权。一般约定按千字多少的价格进行买断。作者的收入只跟写了多少字有关系,更新多就拿得多。至于以后这本书订阅赚了多少,版权卖了多少,都跟作者没有关系。
目前大网站签买断的比较少,新建站或者小网站的比较常见。买断合同一般有要求月更新量,如果达不到更新量,可能会扣除部分稿费。如果成绩太差,也可能会被要求切书,直接完本。
保底:保底是指保底分成,作者与网站约定按照千字多少价格,每月更新量有规定。比如按千字100元,月更新10万字,收入就是一万,哪怕销售只有1000,也会有一万收入,而如果销售很火,超过了一万,超过的部分可按一定比例分成。
这种签约模式对作者来说,是最友好的,但是对网站来说就有点难。目前大网站很少有这样的签约模式,部分新建站或小网站可能有保底分成合约。
保底分成的优势,基本收入有保障,哪怕书扑街了,销售成绩不理想,也有基本的保底收入,而如果书火了,则可以进行分成,不会有任何损失。
保底分成的劣势,大网站基本没有,小网站即使有,也不一定保险,成绩如果太差,会切书,要求直接完本,甚至亏损过多的小网站直接倒闭了。
13.网络小说版权包括哪些方面?
在如今IP开发全产业链模式下,网络小说的版权也一直是圈内关注的重点。其实,对于普通作者来说,版权收入可能比较遥远,但保不准哪天就火了呢,就成神了呢?所以,对版权的了解还是有必要的。
版权又称著作权,包含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这些在《著作权法》中都有具体规定
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这些是从法律上规定的权利,能为作者带来收入的版权主要就是电子版权、影视版权、游戏版权、动漫版权等,具体则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类:
(一)电子书
(二)漫画改编
(三)动态漫改编
(四)有声小说
(五)广播剧
(六)动画
(七)动画电影
(八)网络剧
(九)电视剧
(十)网络大电影
(十一)院线电影
(十二)游戏,其中游戏版权按不同游戏类型又分很多类,例如单机、多人在线、端游、页游、电脑游戏、便携游戏(手游、掌上游戏机等),还可分横版、竖版,又可分卡牌、动作、模拟等等,游戏本身有多少类,这里就可分多少类。
(十三)舞台剧
(十四)周边衍生品
根据目前行业实际情况,通常大部分作者能享受到收益的是电子版权,主要就是电子订阅带来的收入,能获得版权改编带来收益的作者人数占比较少,通常来自漫画、有声小说版权,这两类改编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其次是影视和游戏,如今网剧和网络大大电影改编也越来越多。
一般来说,只有小说火了,才会有更多改编机会,投资者才会愿意进行改编。像游戏版权,即使改编游戏,也只有一两种,但如果是超人气作品,比如天蚕土豆的《大主宰》《斗破苍穹》等,改编游戏就达到了近十种。
而作者能从小说版权获得哪些收益,就要看跟网站签订的合约,是分成、保底、还是买断,以及是否有其他相关特别规定等,关于分成、买断、保底的介绍可以看上一条。
14.什么是黄金三章?重要吗?
“黄金三章”并不是一个普遍公认的概念,字面意思就是小说开头非常重要的前三章,像黄金一样宝贵。其实就是说,小说的开头很重要。因为很多读者看一本书,往往就只看前几章,觉得好看就继续看,不好看就弃了。至于是不是前三章,也没规定得多严格。
关于“黄金三章”,网文圈很多作者都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大神作家。认可的人不少,不认可的人也很多。认可的人甚至提出了“黄金三章”详细的规则,比如要求第一章必须出现主角,交代背景,有金手指,第二章要有矛盾,有转折,第三章要有高潮,有爆点等等。
以我个人的理解来看,黄金三章不具备普适性,有些火书神作,确实符合黄金三章的规律,但也有很多火书神作,跟黄金三章完全不搭边。如果你看的书足够多,你就会发现,很多大神的火书并没有按照黄金三章的法则去写,他们小说的开头在很多读者看来,都是劝退的,但结果却火了。
但为什么又这么多人提倡黄金三章呢?其实这里是有个适用范围。哪怕是真理,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过适用范围,那肯定就不对了。
对于绝大部分新人作者、普通作者,黄金三章法则还是非常有用的。按照黄金三章的要求去写,能够大概率保证作品不至于一开始就劝退读者,保持跟主流一致,就不会完全跑偏。即使作品平庸,也在基本线上。
大神作者需要用黄金三章法则吗?我觉得也是需要的,哪怕他已经非常火了,有很多读者粉丝了,黄金三章法则对他依然有用。如果小说一开始就能让读者粉丝,以及新读者都被吸引住,这不是更好吗?前面如果写得不够吸引人,即使后面写得再好,也必然会影响到书的成绩,至少在书的前期成绩受到影响了。这里其实是个数学问题,开头选十个读者,还是选五个读者,要成绩的话肯定是选十个读者。
当然,对于大神作者来说,他们有底蕴,可以不在意开头是有十个读者,还是五个读者。也不一定就要追求成绩最大化,至少不用追求开篇时成绩最大化。这里有写作风格的原因,他所写的故事,以及个人习惯,不愿意也不想按照这样写。也有创作追求的原因,对于创作他们有自己的坚持与追求。也有钱的原因,就是不差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火不火都能承受。
总而言之,黄金三章法则不是真理。不按黄金三章法则写,不一定就火不了。有功底的,有天赋的作者,怎么写都能火,实际上就有很多火书不是按照这个规律写的,而且写的时候还不是大神。
但我非常提倡运用黄金三章法则,尤其是新人作者。这是最保险的一种写法,按照这个路走,至少不会走偏。如果个人非常有信心,有想法,有天赋,可以完全不用去管什么是黄金三章。
有想要了解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欢迎在网文圈我发的帖子的评论里提。